水稻苗期立枯病发病原因是什么?怎么防治?
水稻立枯病主要因低温多湿、温差大、土壤偏碱、光照不足、播种量过大、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,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单产的提高,所以必须采取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,预防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。
立枯病是性病害,因发病时期的不同可分为芽腐、基腐和黄枯3种类型。

芽腐
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,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褐色,病芽扭曲、腐烂而死。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。
针腐
多发生于幼苗立针期到2叶期,病苗心叶枯黄,叶片不展开,基部变褐,有时叶鞘上生有褐斑,病根也逐渐变为黄褐色。种子与幼苗基部交界处生有霉层,茎基软弱,易折断,育苗床中幼苗常成簇,成片发生与死亡。
黄枯、青枯
多发生于幼苗2.5叶期前后,病苗叶尖不吐水,叶色枯黄、萎蔫,成穴状迅速向外扩展,秧苗基部与根部极易拉断,叶片打绺。在天气骤晴时,幼苗迅速表现青枯,心叶及上部叶片“打绺”。幼苗叶色青绿,后整株萎蔫。在插秧后本田出现成片青绿枯死。
防治办法
立枯病防治,做好种子和床土,控制好苗床的温度和湿度,培育壮秧,提高秧苗的抗病力。立枯病在秧苗发病时,应用立枯克星喷施,可有效防治立枯病。
同时加强田间管理。要做好防寒、保温、通风、炼苗环节,做到前保(出苗前保温)、中控(出苗后至3叶期控温)、后炼(3叶期至插秧前调温),提倡稀插早育苗,控制温湿度不徒长。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~30~C尽量少浇水,第2叶期后必须使其逐渐适应寒冷条件,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℃,土壤水分充足,但不能过湿。3叶期后白天应揭膜通风锻炼,夜间如果无霜冻好也要揭膜使之经受低温,这样可以培育出抗寒力强的壮秧。
防治水稻立枯病药剂推荐:5g噁霉灵水分散粒剂-土绅-长双农药

产品性能(用途)
本品是一种内吸性土壤杀菌剂和土壤剂,具有传导和渗透功能,对作物有提高生理活性的效果。本品主要用于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,发病期使用具有定的效果。
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
作物(范围)防治对象制剂用药量使用方法
水稻立枯病1.2-14克/平方米苗床土壤喷酒
本品用于水稻育苗播种前兑水浇酒床面,用于床土,或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喷酒。
吉林省长春市长双农药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,公司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兰家工业园区,是经国家工信部核准的定点农药生产企业。长双农药本着以“质量为生命,信誉求生存,科技促发展,服务赢上帝”的企业方针,坚持长期合作、彼此双赢的策略。